AD治疗新靶点:DGAT2可恢复Aβ导致的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
阿尔茨海默病(AD)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,而β-淀粉样蛋白(Аβ)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的组织学标志【1】。然而,FDA批准的Aβ靶向治疗疗效没有达到预期,而且,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,Aβ斑块负荷与AD患者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相关性,【2,3】
阿尔茨海默病(AD)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,而β-淀粉样蛋白(Аβ)的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的组织学标志【1】。然而,FDA批准的Aβ靶向治疗疗效没有达到预期,而且,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,Aβ斑块负荷与AD患者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相关性,【2,3】
胆道癌(Biliary Tract Cancers, BTCs)是一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,包括肝内胆管癌(ICC)、肝外胆管癌(ECC)、胆囊癌(GBC)和壶腹癌(AC)。尽管BTCs在欧美相对罕见(仅占胃肠道肿瘤的3%),但其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,尤其
抗体类靶向药的作用机制是针对癌细胞表面过量的靶点,这些靶点的过量是癌细胞发生或进展的原因。比如EGFR、HER类指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过度表达,往往可使用蛋白抗体药物或抗体偶联药。EGFR和HER2都是在细胞外有一小段,可以通过抗癌药进行结合和狙击,今天癌度给大
以ROS1为代表的一系列肺癌罕见靶点,虽然小众,却关系着无数患者的治疗方向。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,针对罕见靶点的治疗手段正在日新月异,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然而,由于其“罕见”的特性,很多患者对它们了解甚少,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一头雾水。
在真核细胞中,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剪接体(spliceosome)将前体mRNA中的内含子切除、外显子连接,形成成熟的mRNA。剪接体由5种小核RNA(snRNA,包括U1、U2、U4、U5和U6)和数百种蛋白质组成,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广泛的疾病,尤其是神
胶质母细胞瘤(GBM)免疫治疗效果有限,其免疫抑制微环境是主因之一。研究人员借助多技术手段,发现 TRAIL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诱导 T 细胞凋亡抑制免疫,且 IL-11/STAT3 通路驱动 TRAIL 表达。靶向该机制可增强免疫应答,为 GBM 治疗提供新方向
随着精准医疗与技术创新的不断演进,肿瘤药物研发正在经历深度重构。从靶点聚焦、疾病领域分布,到机构参与模式与技术路径,全球研究版图愈加清晰。特别是在2025年AACR年会公布的研究汇总分析后,核心趋势已逐渐呈现:传统靶点依旧强势,新兴靶标加速突破,机构分工更趋专
CLDN18.2是胃癌精准治疗潜力靶点。中国年新发胃癌患者约36万例,早期胃癌占比很低,仅约20%,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,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%。晚期胃癌已开启生物标志物指导的精准靶向治疗格局,包括HER2的表达状态、PD-L1的水平的检测、MMR状态以及
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(DMG)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脑肿瘤,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,预后极差,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。这类肿瘤的典型特征是组蛋白 H3 的 K27M 突变( H3K27M ),该突变导致 H3K27 三甲基化( H3K27me3 )水平降低,进而影
Dickkopf-1(DKK1)是Wnt信号通路的典型分泌型拮抗剂,Wnt信号通路包括经典通路(Wnt/β-catenin)和非经典通路两种。在经典通路中,Wnt的活性通过β-catenin稳定性的精密调控实现;在非经典通路中,Wnt信号通过两种方式被激活,W
在中国文化中,每十二年的轮回被称为“一纪”。十二年前,肿瘤免疫治疗被《科学》杂志誉为“年度突破”,王建新博士旋即在《医药经济报》开设《免疫大讲堂》专栏,与读者一同见证这一领域从萌芽到蓬勃的“一纪”历程。
BTK蛋白,全称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(Bruton’s Tyrosine Kinase),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,属于TE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。它在B细胞的发育和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时常会对他人的遭遇“感同身受”。看到朋友被冷落或被排斥时,会感到尴尬或难过;目睹他人离别时,会涌起不舍和伤心。这种因社交痛苦而产生的情感共鸣,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被称为社会疼痛共情,是同理心在社交情境中的特定表现。
2025年5月25日,世界顶尖医学期刊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》上重磅刊发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团队领衔的3期临床试验。
5月21日,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《Advanced Science》上发表了研究论文,题为“Bioengineered Tumor-Derived Extracellular Vehicles Suppressed Colorectal Cancer L
最近有一类很火的视频,标题往往是这样的,“你也许没听说过我,但你听过我做的某件事”,那么就照着这个格式问各位一句,也许你没听过HER3靶点,但肯定都听过它的两个兄弟,EGFR(HER1)和HER2吧?它们可是癌症靶向治疗走得最远,战果也最光辉的两个经典靶点,相
预测显示,到2050年,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0亿。尽管它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但目前尚无改善疾病的治疗方法。现在,由亥姆霍兹慕尼黑大学(Helmholtz Munich)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《Nature》发表论文,通过研究近200万人的骨关节炎遗传
5月19日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《Cell Death&Disease》上发表了研究论文,题为“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DACH1 stability by acetylation and deubiquitination
2025年5月22日,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(简称“西比曼”或“公司”)宣布,其C-CAR168一期IIT(本项“研究”,NCT06249438)数据已于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16届国际系统性红斑狼疮大会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。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(PI)、上海交通大学
药物靶点的识别指的是通过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,确定能够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大分子(如蛋白质、核酸、糖类等)。这些靶点通常是与某些疾病相关的分子,在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和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药物靶点的识别不仅是新药研发的基础,还涉及到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。通